“一本书读宁乡”征文 | 西边的那片星空

长沙晚报网2023-04-29  59

导读:文 | 谭小平      书柜里那套书格外醒目。  八年前的这个时候,我刚到宁乡工作。我请来政协的同志商量,能否组织编撰一套《宁乡历史文化丛书》,以志宁乡历史文化之盛。大约半年多时间,丛书就面世了。《丛书》共分八卷:古邑风云、人物春秋、山水…

文 | 谭小平

      书柜里那套书格外醒目。

  八年前的这个时候,我刚到宁乡工作。我请来政协的同志商量,能否组织编撰一套《宁乡历史文化丛书》,以志宁乡历史文化之盛。大约半年多时间,丛书就面世了。《丛书》共分八卷:古邑风云、人物春秋、山水揽胜、风俗大观、经贸纵横、文教源流、诗文荟萃、书画撷英。200万字,图文并茂,洋洋洒洒,蔚为大观。我从心底里感动着,佩服这些“工程师”们,在较短时间里,圆满完成了“浓缩”宁乡历史文化的宏大工程。

  在北京的湖南大厦,我们请来了20余位知名乡友,开了个别开生面的出版发行座谈会。到场的叶小文先生急不可耐地打开家乡送来的“厚礼”,称赞道:“我们宁乡就是好,我们宁乡人就是有能耐,我为自己作为宁乡人而自豪!”

  说起宁乡人,我们习惯地形容他们“会养猪、会读书”。这只是这里农耕时代乡人耕读文化的历史印记。而源于商周的青铜文化、兴于唐宋的儒释文化、植于楚沩的民俗文化、勇于牺牲的红色文化,使宁乡真正地称得上“人杰地灵”。我至今还弄不明白,在中学教科书中读到的四羊方尊、人面纹鼎,为什么出现在偏僻的炭河里;密印寺又如何成为佛教沩仰宗的祖庭;是不是因为有灵峰、南轩、玉潭、云山四大书院,汇聚朱熹、张栻等名家泰斗设坛讲学,而造就“宁乡人会读书”“湖南学堂,宁乡为首”的美誉。至于当代,刘少奇、何叔衡、谢觉哉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名早已家喻户晓了。

  颇有意思的是宁乡方言,被许多外地人称为“鸟叫”。然而这种经常被当作“相声”题材的乡音比我老家人“湘乡伢子作牛叫”要好懂得多。难怪有地理学家发现凡是方言味重的地方,民风彪悍而又名人辈出。这大抵是厚重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在起作用吧!

  青山绿水间的名胜古迹、街谈巷议里的名人典故、故纸乡音中的名篇佳作、寻常巷陌内的民俗风情,道不尽的宁乡不可以一套丛书就“一网打尽”。编撰《丛书》或许是一种追寻、一种责任、一种寄托。于我来说,这是对宁乡厚重历史的敬畏,对宁乡大地养分的吸收,对宁乡渊远文脉的传承。而要真正延续宁乡的历史文化,就要以强烈的打拼意识为宁乡发展添砖加瓦。

  “多少事,从来急;天地转,光阴迫。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。”就是在组织编撰和学习传播《宁乡历史文化丛书》的日子里,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以宁乡人固有的拼劲, 推进实力园区、新型城镇、美丽乡村“三大建设”,为宁乡历史文化再添新篇。我感觉自己的体内流淌着宁乡人的血液,自己已成为一个地道的宁乡人。虽然在宁乡只工作一年多时间,我不想作为这里的匆匆过客,不愿用年月去计算时间,恨不得以小时和分秒去干事创业。可喜的是,今日宁乡呈现给世人的不仅是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,她的身躯和气质变得越来越丰满美丽而楚楚动人。

  “东风夜放花千树”,星城的夜色分外美好。我站在长沙寓所的窗台上,凝望西边的那片宁静的星空,深情地祝福:晚安,宁乡!

本文来自“长沙晚报网”,版权归原网站所有,点击阅读原文

展开全文

为您推荐


本文地址: https://life0731.com/read-289554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长沙生活网(本网)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    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(本网)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

相关阅读

最新回复(0)